本市监狱系统“文化育人”见成效
今年以来,在天津市监狱管理局统一部署下,各监所结合自身实际,充分运用多种媒介深化教育改造工作,促进罪犯安心平稳改造。
突出电视系统建设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强化正面教育
各监所普遍运用现有闭路电视系统,定时播放教育内容。
杨柳青监狱坚持每天组织罪犯收看时事新闻,并录播职业技能课程,延伸了职业技能培训渠道。滨海监狱以“智慧监狱”科技手段为依托,利用滨海蓝天教育基地,全面整合电视、广播等媒体,对服刑人员进行立体式教育。天津市监狱组建狱内电视台,精心编写脚本,摸索视频编辑、画外音和滚动字幕制作等技术,开办了要闻、时事、寄语和娱乐栏目。其中,要闻栏目以新颁布的规定等决策性、制度性信息为主;时事栏目主要播放各监区开展的活动、罪犯访谈等节目;寄语栏目录播狱内感人事迹、临释服刑人员的服刑感悟等视频;娱乐栏目播放服刑人员表演的钢琴、吉他演奏等节目和有教育意义的影片。按计划,还将增设“空中书场”“春节晚会”等固定或临时节目,寓教于乐,促使罪犯明善恶、知荣辱、懂对错,激发改造积极性。
突出宣传阵地建设
延伸改造效果
各监所积极巩固宣传主阵地,利用狱内报刊、橱窗、电子显示屏等载体,着重强调政策法规和制度规定等内容。
长泰监狱利用宣传栏展板,连续刊载法律法规和刑事政策,加强政策及制度宣传,筑牢服刑人员遵规守纪意识。滨海监狱全面改造餐厅,实现电教化功能,在服刑人员就餐时同步播放监规纪律、警示案例等教育内容。西青监狱开办狱内报刊《希望之光》,设立教育园地、改造心得、亲情家书和法治天地等专栏,强化思想政治教育,帮助服刑人员提升思辨能力,彻底认清犯罪危害,增强改造信心;同时,根据自身关押改造病犯的实际,开展防病、医疗科普。目前,已基本实现服刑人员全员阅读,成为教育改造的有益补充。
突出监区文化建设
弘扬正向能量
多年来,监狱系统高度重视“文化育人”工作,积极打造特色监区文化。各监所克服常态化疫情防控带来的影响,利用各种文化素材,引导罪犯走正道、向善行、孝亲人、铭德性。
女子监狱充分考虑女性心理特征,以温馨为主基调,组织服刑人员用食品包装纸等身边材料布置监舍,缓解改造压力,营造良好氛围。河西监狱、梨园监狱着力“让每面墙壁都说话”,做到名言警句、人文典故在监管区随处可见,充分发挥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。李港监狱把国学融入罪犯生活,选取“爱、和、礼、德、信、法、仁、诚、善”9个凝聚传统文化精髓的文字,挖掘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及核心理念,积极打造标识文化、走廊文化、监舍文化、餐厅文化、铺位文化,达到“虽无耳提面命,但能如影随形”的效果,使服刑人员时刻接受正能量的心理暗示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