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讯!基层社区治理这道“必答题” 历城区王舍人街道有了“新解法”
(视频:大众网记者 李鸿如 摄)
(资料图片)
大众网记者 苑文飒 济南报道
社区治理如何从重硬件建设向重能力建设转变,服务群众如何从重态度向重品质内涵转变,是交给拥有众多融合型社区的历城区王舍人街道的双重命题。近年来,王舍人街道在强化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上积极探索,用脚步丈量社情民意,在一线把脉现代治理,形成一套党建统领、多方参与、共同治理的新模式、新体系,为基层社区治理贡献出别具匠心的“王舍人方案”。
恒大城社区:
突出“党建领治”抓好“多元共治”
细“治”入“微”解民忧
“小马拉大车。”这是王舍人街道恒大城社区基层治理的突出特点。
恒大城社区成立于2018年2月,现有居民5441户、人口1.2万余人,辖区业态丰富,但社区两委成员仅有6人。社区党支部副书记何建洁说:“社区遗留问题多,还有不少租户,管理起来往往顾此失彼,服务群众‘最后一公里’有堵点。”
创新“党建+”源头治理模式,社区党支部牵头统揽,社区公共服务、纠纷调解服务、特色帮办服务3大服务保障奠基,社会组织、共建单位、帮办志愿团队3支队伍支撑,形成治理合力……在恒大城社区,“1331”工作机制提高大型社区治理效能正在破题。
走进占地5200多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,“帮您办工作站”8个受理窗口清晰了然,养老、医保、物业等59项党群事项、38项代办事项在这里便可“一站式”解决,过去需要居民反复跑腿的“脚尖烦恼”悄然化解,“群众动嘴、干部跑腿”成为恒大城社区两委为民服务的真实写照。
突出“党建领治”,抓好“多元共治”,恒大城社区创新构建“对每1起事项、5分钟受理、30分钟上门、3天内回访”的“1533”工作法,将社区划分为11个基础网格、8个专属网格,实现支部建在网格、资源力量聚在网格,有效提升党建统领社区“智治”水平。通过及时就地的精细服务,将矛盾化解在源头,实现了“小事不出网格、大事不出社区、矛盾不上交”,社区成立5年来实现了无访、无诉、无刑。
“多方联动,才能共同打造一个具有人文关怀、法治高效、服务便利、生态健康的和谐社区。”何建洁说,社区两委将不断延伸居民参与社区共治的形式和途径,以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破解社区“大”的需求、“难”的痛点、“散”的症结,守护居民稳稳的幸福。
万象新天北区社区:
网格管理、“四微”行动夯实社区治理“底盘”
“康养宜居”照进现实
“红色议事会”上议必有果,党建微阵地里欢声笑语,这是王舍人街道万象新天北区社区积极探索“党建领航、网格管理、四微行动”工作路径,破解融合型社区治理难题带来的变化。
万象新天北区社区常住人口约2万人,辖区商铺151家,驻区单位含小学、幼儿园。为让基层治理更加精细化、基层人员力量更加充实,该社区完善“党员-社区-物业”三级管理架构,组建网格管理员队伍,把网格员的网格化服务公示牌张贴在小区每一栋楼单元门内,告示牌上标明了该单元楼所在的位置、网格服务区域、网格员的联系方式及社区服务内容,居民只要查看公示牌,就能一目了然地知道自己属于哪个网格、谁是网格员,社区“一根针”串联“多张网”,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共建氛围迅速形成。
从细枝末节着手,从难题症结抓起,万象新天北区社区两委通过收集小区“微社情”、搭建小区“微平台”、开展小区“微自治”、提供小区“微服务”的“四微”行动,把“红色基因”植入社区治理,推进网格管理“一盘棋”,社区治理体系的“底盘”不断夯实、愈发清晰。
筹备剑桥郡红色议事会,组织92名党员、14名网格员、物业负责人认领社区服务项目10个,以需求为导向“一事一议”,共同商讨解决小区治理中的突出问题和居民诉求;在理想郡邻里驿站的基础上设立绿色驿站,将park郡凉亭打造成清风亭,着力打造集文化传承、道德滋养、知识普及、生活休闲于一体的高品质宣传教育微阵地……2023年年初,这套社区两委打出的组合拳成为融合共建的“引子”。
“用有温度的社区服务拉近邻里关系,更容易形成基层治理合力。”眼下,万象新天北区社区党总支书记、居委会主任王金田筹划着,将7月列为学习明理月,利用各类文体活动将党的政策理论传进千家万户;整合双报到单位、辖区周边企事业单位资源共驻共建,将暖心服务贯彻始终。在这里,“康养宜居 健在万北”社区党建品牌的价值认同日渐深化,社区融合共建的持久动力也将不断汇聚。
万象新天社区:
社区治理由“散”变“合”
一边是老人们兴致勃勃地参加社区活动,一边是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互动游戏,老老少少同在一个屋檐下,其乐融融。这样的画面,在王舍人街道万象新天社区如今渐成常态。
万象新天社区现有3586户居民,属学区房,颇高的幼童、老年人占比以及为数不多的公共配套场地,一度让社区的志愿便民服务捉襟见肘。
为了摸清辖区居民心里真正“所想、所急、所盼”,2020年下半年,万象新天社区挨家挨户走访,收集民情民意,制成“七色万象”服务清单,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载体,以整合周边教育、医疗资源为补充,不断扩大“七色万象”在党员教育、邻里议事、公益服务、文娱活动等方面的“红色效应”,将党建服务“小阵地”打造成党员教育的“主阵地”和服务群众的“便利店”,充分释放社区治理“大能量”。
提升居民幸福指数,有何秘诀?万象新天社区党总支书记、居委会主任傅书萍认为,照顾好“一老一小”是现代社区保障民生、提升群众幸福感的重要课题。“我们以打造‘社区公益教育综合体’为目标,邀请辖区培训机构入驻社区,增设围棋、珠心算、跳绳、轮滑、故事会等公益课程,与辖区青少年宫联合开启‘暑假陪伴计划’,在‘百人艺术团’基础上组建‘女子古筝社团’‘中老年跑团’,不断提升养老托育服务质量。”
聚焦为民服务,万象新天社区把党建触角延伸到基层“末梢”,将居委会、商户、“梦之队”志愿者等力量拧成一股绳,完善服务矩阵,缩减服务半径,稳步实现从一方“管”到多方“治”的过渡。“今年,我们计划将1.0版本的‘社区公益教育综合体’升级为2.0版本的‘社区学院’,完善教育资源,强化数字赋能,让辖区居民生活的幸福成色更足。”傅书萍说。
关键词: